当前位置: 首页> 法院新闻 > 本院动态

【澴法大讲堂第六期】聚焦实务研讨 培育典型案例

来源: 原创 时间: 2025-10-21 16:38 点击量: 302

“案例中的‘裁判理由’和‘裁判要旨’核心区别是什么?”“有没有区分挂靠与转包的简易判断思路?”10月16日,在孝南区法院第六期澴法大讲堂现场,一个个来自审判一线的问题接连抛出。本期大讲堂聚焦审判实务中的热点难点,为全院青年干警提升专业素养搭建了学习交流平台。

f213292d4ddf7226ff124778208bab29.png

转包、挂靠如何区分?

青年法官马逸驰以《转包与挂靠:司法认定边界剖析》为题,从法律界定、关系结构、责任承担等层面,对建设工程领域这一常见疑难问题进行了清晰梳理。重点强调了二者在合同效力、责任承担、内部关系性质等方面的司法认定差异,并结合相关法律法规和典型案例,揭示了混淆二者可能带来的裁判风险。授课内容逻辑清晰、论证充分,为正确审理相关案件提供了清晰的思路指引。

典型案例如何炼成?

随后,法官助理左小丽以《紧扣人民法院案例要求 撰写基层民商事典型案例》 为题,阐述了典型案例在指导审判、统一尺度、宣传法治等方面的重要价值。她紧密结合人民法院案例选编的要求,系统讲解了优秀案例的培育路径、结构要素与撰写技巧,为如何从日常审判中提炼出具有指导价值的典型案例提供了清晰的操作说明。

院领导点评

党组副书记、副院长刘光辉对本期大讲堂进行了点评,用三个“实”字对本次活动给予高度评价:一是课件非常扎实。课件制定、案例选取既有理论深度,又贴近审判实际,案例素材丰富典型,检索工作全面细致,充分体现了认真负责的工作作风;二是内容非常实用。紧扣审判实践中的重点难点问题,既有对建设工程领域专业问题的深入剖析,又有对案例撰写方法的系统讲解,具有很强的指导性和操作性,真正做到了按需施教、教学相长;三是效果非常具有实践性。本期大讲堂充分体现了从理论到实践再到理论的转化,推动了审判经验向典型案例的转化,加速了个体智慧向集体成果的转化。希望全体干警积极行动,就合适案件主动进行入库申请,助力讲好孝南审判故事。

下一步,区法院将持续深化“澴法大讲堂”平台建设,打造干警成长成才的重要阵地,充分运用学习成果,大力推进案例培育工作,切实发挥人民法院司法裁判的规范指引作用,通过“小案件”讲述“大道理”,努力让人民群众在每一个司法案件中感受到公平正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