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法院新闻 > 本院动态

孝南法院:全力打造知识产权速裁审判“先行地”

来源: 原创 时间: 2024-08-01 16:14 点击量: 1774

孝南区人民法院积极探索知识产权小额诉讼速裁快审工作模式,构建了知识产权“130”快审模式、“五快”工作机制,以及“要素式”审判、“集约化”审理、联动联调、多元解纷等工作方法,缩短审理周期,降低司法成本,全力为新质生产力发展、优化法治化营商环境提供有力知识产权司法保护。在近两年的司法实践中,孝南区人民法院共受理知识产权案件1124件,结案率98%,调撤率75%,一审服判息诉率达99%。

4.JPG

优化机制,推广知识产权小额诉讼程序适用。2023年5月,孝南区法院制定出台《关于知识产权民事案件适用小额诉讼程序工作规程》《知识产权多元解纷、诉前调解工作机制》等制度机制,细化对符合适用小额程序审理知识产权民事案件的标准要求,同时,与辖区知识产权行政管理部门联合制订《关于在全区推进知识产权纠纷在线诉调对接工作的实施办法》《关于在全区开展知识产权纠纷行政调解协议司法确认工作的实施办法(试行)》等文件,通过行政调解达成的协议进行司法确认10件,诉前在线调解248件,30%以上案件通过诉前调解程序化解。

微信图片_20240422090447.jpg

简化程序,优化知识产权小额诉讼审判质效。2023年5月起,孝南法院建立以电子送达为主,线下集中送达为辅的法律文书送达模式,对被告经依法传唤无正当理由拒不到庭,或者未经法庭许可中途退庭的,适用小额诉讼程序缺席审理。并以“一次开庭即审结”为原则,采取“集约化”审理方式,将相似类型的案件在立案阶段就分案至同一法官办理,极大提高了审理效率。但在判决阶段,法官们曾一度遇见一个难题,那就是裁判文书的制作。由于系列知识产权纠纷案件往往是采取集中起诉的方式,短时间内要制作出几份甚至是十几份冗长且精确的裁判文书对于审理团队而言是不小的压力。而在部分当事人看来,通篇专业名词和法条的裁判文书让他们无法快速获取信息,看得人头昏脑涨。

DSC_7314.JPG

考虑到这一“两难”情况后,孝南法院知识产权审理团队学习借鉴先进法院经验,今年6月在受理上海某联合公司诉15家个体商户商标侵权案件时,正式采用“表格式”裁判文书,简明扼要地注明当事人基本信息、案由、诉讼请求、基本事实、裁判理由、判决结果等内容,不再详细阐述当事人的诉辩主张及审理查明事实等内容,只突出关键信息,大大缩减了判决书的篇幅,所有重要信息都“跃然纸上”,有助于当事人更好地理解裁判内容。拿到判决书时,被告之一的高某某就惊呼:“这种判决书简单明了,比那种长篇大论的方便多了,我一看就懂!”

降低成本,缩短知识产权小额诉讼办案周期。在知识产权案件“130”办案模式下,审判团队在办案的各个节点全面推行“快立、快送、快调、快审、快判”的“五快”审理模式,确保了绝大多数知识产权小额诉讼案件在1 日内立案,3日内送达,7日内调解,15日内开庭,30个工作日内办结。今年7月,孝南法院知识产权审理团队受理了案由相似的三起侵害作品信息网络传播权纠纷案件。根据原告提交的证据显示,几名被告分别多次使用多张被诉侵权美术作品,经对比,证据图片与案涉权利作品基本一致,显然侵犯了原告对案涉权利作品的知识产权。考虑到这三起案件的相似性,调解员依照“五快”原则,采取“类案并调”调解法开展工作,最终成功在7天内快速促成这三起案件达成和解。

“这三起案件虽然发生在不同的权利人与侵权人之间,但实际上其中两起发生在同一原、被告之间,另外一起的案情则与这两起案件高度相似,因为有了‘130’办案模式,我们才有机会一次性将这三起纠纷全部高效解决。”调解员表示,“做这种类案的调解工作的优势在于如果能找到双方接受的突破口,我们就可以缩短调解期限,避免无效调解迟滞诉讼进程,为权利人提供便捷、高效、低成本的维权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