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没想到能当场拿到13万元,这笔钱对我们老百姓太重要了,太感谢法院了!”
9月2日上午,申请执行人彭某在孝南区法院调解室内激动地接过一沓沓崭新的百元现钞,共计人民币13万元整!这场持续两年半的机动车交通事故责任纠纷,在执行法官的耐心调解下终于有了突破性的进展!

据悉,彭某因机动车交通事故责任纠纷诉至法院。经审理,判决张某支付彭某赔偿金16万余元。然而判决书生效后,张某未能履行赔偿义务,彭某遂向法院申请强制执行。
今年7月,案件进入执行程序后,执行法官及时向张某送达法律文书,并通过电话多次沟通,反复释明法理,告知拒不履行将面临的法律后果。经过耐心疏导和对被执行人张某名下的房屋作出拍卖,双方共同来到法院协商解决方案。

调解初期,张某表示资金周转困难,请求分期付款;而彭某因对对方失去信任,态度坚决要求一次性付清。双方各执一词,调解一度陷入僵局。执行法官及时调整策略,采取“背对背”调解方式,一方面向张某阐明法院采取的强制措施将对其经商产生严重影响,另一方面引导彭某理解对方实际困难。

经过3小时耐心协调,周某当场筹措资金,将首批13万元现金一次性支付,剩余款项达成后期支付的和解协议。随着清点完毕的现金交付到彭某手中,双方握手言和,案件得以圆满解决。此次13万元现金当场兑付,不仅体现了法院执行工作的力度与速度,更展现了司法为民的温度与智慧。
近年来,孝南法院始终秉持“如我在诉”的理念,不断创新执行方式,加大执行力度,努力让人民群众在每一个司法案件中感受到公平正义。让更多案件在执行环节实现“软着陆”,让每一份裁判既落地有声,又浸润温情,为构建平安法治孝南贡献司法智慧和力量。
法官释法
执行和解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明确规定的执行案件解决方法,达成执行和解既能促使申请执行人的合法权益得到实现,也为被执行人履行义务提供了缓冲空间,是化解执行难、实现多方共赢的重要途径,让公平正义以更可感、更柔性的方式抵达群众身边。
典型意义
执行和解不仅为确有困难的被执行人留出“喘息空间”,避免因强制措施导致其生产生活陷入更大困境,也让申请执行人的权益能够实现,减少风险。通过执行和解化解纠纷,既彰显了司法的强制力与权威性,又传递了柔性司法的温度,有效化解当事人之间的对抗情绪,促进社会关系修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