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法院新闻 > 本院动态

“三治”融合:共同缔造“家门口”的新“枫”景

来源: 原创 时间: 2023-11-30 11:22 点击量: 308

近年来,孝感市孝南区人民法院以“新时代”枫桥经验为引领,坚持“抓前端、治未病”,将诉源治理的重点落在诉调对接上,将诉调对接不断向前端延伸,积极探索“法院+(村)社区”多元解纷新路径,将“三治融合”融入矛盾纠纷多元化解,共同缔造“家门口”的别样“枫”景。截至今年目前,孝南法院共诉前调解案件2306件,同比增长56.3%,申请出具司法确认文书320、民事调解书20件,努力实现矛盾不上交、平安不出事、服务不缺位。

成立驻社区法官工作室.JPG

一、激活自治效能,创新工作方式方法,共建基层治理联防联动大格局。一是搭建多元协商议事平台。定期召开联席会议,增强社区、物业、居民代表协调联动能力。2023年9月,在孝南区新华街道党工委的指导下,渡口社区联动孝感市、区两级人民法院下沉工作队、孝感槐荫社工,邀请澴河壹号院物业公司负责人、业主代表召开四方联席会议,全面了解居民困难诉求和物业公司发展现状,梳理分析存在的问题和短板,广泛听取意见建议,研究解决突出问题。将“话筒”交给群众。全面了解居民困难诉求,广泛听取意见建议,研究解决突出问题。二是综合研判积极预防。村和社区是社会治理的最小单元,网格是社会治理的神经末梢。孝南法院把诉调对接向前端延伸,有效对接社区,与社区积极联动,制定《关于开展“无讼”村(社区)创建活动的实施方案》,以渡口社区为示范点建设,开展“无讼”村(社区)创建活动。设立孝南区法院渡口社区巡回审理点、驻社区法官工作室,为社区居民提供“家门口”的矛盾调解、隐患化解、法律咨询等司法服务工作。助力社区打造红色驿站,积极排查化解群众反映问题,制作群众反映问题台账、接待笔录,实行“日汇总、周通报、月统筹”协商研判机制,分析矛盾出现的真实原因,积极研判问题走向,分门别类制定调解方案,精准消除矛盾隐患。三是逐级发力精准调解。整合区、乡镇、村三级力量协同调处,按照矛盾纠纷化解风险预案进行逐级逐层调解。首先是由驻(村)社区人民调解员、社区干部、下沉党员进行一级调解;未化解的,由律师、“五老”、乡贤、法律明白人进行二级调解;仍调解未果或多次信访投诉的,启动三级调解,由街道党工委主持,邀请市、区两级法院等职能部门、驻社区法官工作室法官参与,推动矛盾纠纷就地化解、就地调处。

二、坚持法治观念,涵养司法正气,让依法化解矛盾纠纷成为新风尚。一是坚持党委领导。坚持“党政主导、法院主推、部门主责、基层主抓、群众主体”基本原则,主动融入区委、区政府领导主导下的诉源治理机制建设,形成以“源头预防为先、非诉机制挺前、法院裁判终局”为核心的诉源治理新实践。二是加强协同联动。搭建“法院+”工作平台,全区各乡镇场街、管委会及各职能部门加强联动协作配合,构建区、乡镇、村三级全覆盖的矛盾纠纷化解平台,形成矛盾纠纷排查化解一级对一级、层层抓落实的工作格局。三是压实调解责任。运用乡镇综治中心、法官驻村工作室、在线调解室、巡回审理点,发挥村两委、网格员、下沉党员、人民调解员、专业调解员、“五老”志愿者等社会第三方参与纠纷解决的作用,开展常态化矛盾纠纷巡察排查,实现“小事不出村、大事不出镇、矛盾不成讼”。

三、融入德治力量,弘扬社会美德,推动形成德润人心见贤思齐社会氛围。一是注重宣传引导。孝南法院注重营造良好法治氛围,通过“法治夜校”、“屋场院子会”、“星空夜话”、发放法治宣传册、普法绘本等群众喜闻乐见的方式,走进(村)社区、贴近群众进行专题普法教育,丰富增加群众法律知识,加强道德教化,努力提升群众法治素养,积极营造矛盾化解靠法的良好法治环境。二是积极搭建文化阵地。孝南法院参与渡口社区文化书屋建设,义务捐赠书籍200余册,充实社区图书资源。动员市、区两级法院“五老”志愿者联合渡口社区联合举办儿童书画活动,研习传统国学,学习中华传统优秀文化,让“大孝爱国、中孝敬业、小孝持家”新时代孝文化的新内涵在青少年心中生根发芽。三是释放文化动能。渡口社区立足社区特色,在党群服务中心在环境设计上体现对社区“一老一小”的关爱,社区功能室设置市、区法院“五老工作室”,区法院“驻社区法官工作室”等, 体现“法治”功能。2023年8月,区法院、孝感槐荫社工联合渡口社区开展“普法面对面,学法零距离”区法院参观活动,让青少年零距离接触、了解法院工作,感受司法权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