庭前—触摸法律的温度与锋芒
审判台上的法槌初体验
2025年8月22日,孝南区人民法院迎来了一群特殊的访客——孝感市校外未成年人心理健康辅导中心二十余名学生及其家长,在法官的带领下走进庄严肃穆的刑事审判庭。“现在你们坐的位置,是法官作出裁判的地方。”刑事审判庭毛法官为学生们详细讲解了公诉席、辩护席、审判席的功能及我国的刑事诉讼庭审模式,后又轻拍审判席,示意学生轮流体验。当学生身着法袍敲响手中的法槌,清脆的敲击声在刑事审判庭回荡,国徽下稚嫩的脸庞瞬间凝肃。“法槌原来比想象中要重”,学生这样说,毛法官解释道:“这是为了让审判人员时刻谨记法槌的每一次敲响都是对他人财产、自由或生命的剥夺,需要慎之又慎。”

羁押室里的自由刻度
穿过围栏,毛法官带领学生们来到了羁押室,银灰色的羁押室让喧闹戛然而止。3平方米的密闭空间、冰冷的金属栅栏、24小时无死角监控,让空气骤然凝固。不锈钢栅栏在灯光下泛着冷光,墙壁上“一日犯罪,终身悔恨”的警示语格外刺眼。“从看守所将被告人带到刑事审判庭接受审判,庭审前和庭审后被告人就被临时羁押在这里。”毛法官给学生讲解道。“这里好小啊,关在这里能看到阳光吗?”学生朴素稚嫩的话语中满是对法律惩戒的敬畏。参观结束,学生陆陆续续走出羁押室,法警关上门并落锁的那一刻,自由与高墙仿佛一线之隔,这堂“失去自由的体验课”,比任何说教都更具冲击力。
庭中—穿透“不知情”的迷雾
以贷款为名的电信诈骗
被告人杨某某因办理贷款,而通过网络结识一名陌生人,并向其提供个人银行账号等信息,此后,一笔15万元的电信诈骗资金经杨某某银行账号被转走,杨某某从中获利1万余元。

法官释法明理、被告人当庭悔悟
在庭审过程中,被告人表示其不懂法,认为自己主观上不知情,毛法官向其进行普法宣传,掩饰、隐瞒犯罪所得罪是指明知是犯罪所得及其收益而予以窝藏、转移、收购、代为销售或以其他方法掩饰、隐瞒的行为。主观明知包括:主观上明确知道和根据其过往经历、教育程度、认知能力、转换转移方式等情形推定其应当知道。另外,在掩饰、隐瞒犯罪所得罪中,涉案数额达到十万元以上的即属于情节严重,应当在三年以上七年以下判处刑罚。经过毛法官的释法说理,被告人杨某某已深刻认识到自己的错误,表示认罪认罚,愿意尽己所能赔偿被害人的损失。

庭后—案件之外的警钟长鸣
刺破电信诈骗的神秘面纱
庭审结束后,办案法官就以本案为教材给学生及其家长现场普法,教大家在日常生活中如何快速识别是否属于电信诈骗:第一,电诈惯常以如下形式呈现:以无需征信、仅需包装流水即可贷款为名实为转移犯罪资金;冒充公检法谎称涉案要求转账至“安全账户”;刷单返利;以“内幕消息”诱导虚假投资理财等。第二,要求提供身份证、银行卡、网上银行登录密码以及支付密码等,我们在办理银行卡时,银行工作人员会明确告知不能出租、出借银行卡并签署承诺书。第三,看报酬、操作是否反常,例如办理贷款还能报销路费、住宿费甚至获得辛苦费,实际上贷款无需接收多人账户转账,也无需在多家银行多次取现。一旦出现上述情形,需格外谨慎。

解锁防诈技巧、斩断电诈黑手
为帮助大家远离电信诈骗,法官还给旁听的学生及家长传授了多种防诈技巧:第一,家长及学生都应该在手机上安装国家反诈中心APP,该APP是公安部推出的官方应用,具有诈骗预警、快速举报、风险查询、身份验证、防骗知识学习等多种功能。第二,无论是短信、邮件、微信、QQ还是其他社交平台发来的陌生链接一律不点;对于自称公检法、客服、银行工作人员等陌生来电务必保持高度警惕,特别是涉及转账汇款或利诱的内容;绝不向陌生人透露或提供自己的身份证号、银行卡号、密码、验证码、家庭住址等敏感信息。第三,凡是涉及转账、汇款的要求无论是熟人还是官方,必须通过多种途径进行核实确认。
案后余响
法槌虽已敲响、庭审早已落幕,但法槌的份量、羁押室的压抑、被告人悔恨的泪水,这一刻法治教育已完成最深刻的闭环。这堂法治课,用真实的镣铐碰撞声告诉青春:法律既是维护正义的利剑,也是丈量人生的标尺——你今日对犯罪的每一次侥幸与纵容,都可能成为明日锁住自己的镣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