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12日,孝南区人民法院召开服务法治化营商环境建设座谈会,辖区11位不同领域的民营企业代表受邀参加座谈会。区人大常委会副主任宋园堂,区法院党组书记、院长黄丽华出席会议并讲话。

会上,区法院党组成员、执行局局长刘俊华,党组副书记、副院长刘光辉首先通报了区法院在执行工作、法治化营商环境建设方面的主要做法和工作成效。
企业家代表们围绕司法服务保障措施、企业经营发展情况、企业涉法维权事宜以及纠纷解决等问题先后发言,聚焦市场主体对法治化营商环境需求,提出了关注支持中小微企业依法经营发展、探索机制帮助企业提前预防风险、构建一体化法律服务体系、加强产权保护,优化诉讼服务流程、加大对企业规范用工的指导、加强执行工作力度依法惩治老赖、开展“订单式”普法宣传活动等30多条意见建议。
区法院党组书记、院长黄丽华在座谈会上指出,直接听取企业代表们对全区法治化营商环境建设和对法院工作的真实感受和意见建议,能够精准查找当前法院工作中存在的短板与不足,便于更有针对性地提升司法服务质效。在服务企业优化营商环境工作中,区法院始终围绕执法办案主责主业,坚持立审执一体化协同推进,服务中心大局意识持续增强,审判执行工作质效稳中向好,干警队伍作风明显转变,优化法治化营商环境各项工作不断取得新成效。黄丽华院长表示, 针对企业代表们提出的意见建议,将进行认真梳理总结,逐一采取措施,将企业诉求和意见建议转化为优化司法供给的驱动力,为辖区企业安心经营、放心投资、专心创业提供更加有力的司法保障。针对下一阶段服务企业发展、优化营商环境工作,黄丽华院长明确提出:
一是聚焦营商环境,把涉企案件办快办好。努力把每一件涉企案件办快办好,把每一起矛盾纠纷高效及时化解,为市场主体提供规范引导和法治保障。
二是围绕企业需求,把司法服务做实做优。畅通涉企案件“绿色通道”机制,优化办案流程和周期,降低企业诉讼成本,最大限度减少对企业生产经营的影响。
三是着眼现实效果,把市场主体的需求与合法权益回应好、维护好。定期剖析涉企案件反映出的问题,以司法建议和风险防范指南等形式,引导企业合法经营。
区人大常委会副主任宋园堂指出,企业代表们开诚布公谈感受提建议,充分体现了对孝南发展的强烈责任感和对法治化营商环境的深切期盼。针对服务法治化营商环境建设,宋园堂副主任提出要求:

一是强化“护航发展”的司法意识,提升服务企业的主动性。区法院要主动将审判执行工作置于孝南经济发展全局中去谋划和推进,深入了解企业急难愁盼,让司法裁判的导向更好契合经济发展规律与企业预期,真正让企业在孝南感受到司法的温度和力度。
二是强化“提质增效”的司法保障,提升涉企案件处理质效。要在“快”字上下功夫,推广繁简分流、速裁快审模式,压缩审理周期,降低企业维权成本;要在“准”字上求突破,准确把握法律政策界限,最大限度减少司法活动对企业正常生产经营的影响;要在“实”字上见真章,加大执行力度,全力兑现企业胜诉权益,维护司法权威。
三是强化“协同发力”的工作格局,提升法治环境整体效能。法院要唱好“主角”,定期梳理总结涉企典型案例,加强法治宣传和风险提示,引导企业规范经营。要加强与区委政法委、工商联、区营商办、行业协会的沟通协作,建立健全信息共享等机制,共同研究解决共性法律问题和制度性障碍问题,形成优化法治化营商环境的强大合力。
会议由区法院党组副书记、副院长胡乙海主持。区委政法委副书记胡劲林、区人大常委会法工委主任罗红艳、区营商环境促进中心专职副主任朱杰参加会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