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法院新闻 > 本院动态

【守护知识产权】“盗图”之争频发生 孝南法院“诉调联动”推动知识产权类案批量化解

来源: 原创 时间: 2024-07-12 15:20 点击量: 1478

“我的美术作品被别人盗用了,你们能帮我解决吗?”

随着互联网经济的快速崛起,社交网络平台知识版权的侵权行为频发,擅自搬运、剪辑他人短视频、图片、音频等侵权行为屡见不鲜,捍卫原创者的知识产权成为了司法工作者的重要任务。近日,孝南区法院依托设立在区矛调中心的诉调对接工作室,快速高效在诉前阶段调解了三起侵害作品信息网络传播权纠纷案件并及时进行了司法确认,依法成功保障了当事人的合法权益。

此次受理的根据原告提交的证据显示,被告分别多次使用多张被诉侵权美术作品,经对比,证据图片与案涉权利作品基本一致,显然侵犯了原告对案涉图片的作品信息网络传播权,被告应承担停止侵权,并赔偿损失及维权合理费用。

考虑到这三起案件的相似性,工作室受理后,调解员决定采取“类案并调”调解法开展工作。

“这三起案件虽然发生在不同的权利人与侵权人之间,但实际上其中两起发生在同一原、被告之间,另外一起的案情则与这两起案件高度相似,若能用对方法,就有机会一次性将这三起纠纷全部高效解决。”调解员表示,“做这种类案的调解工作有优势也有难度。优势在于如果能找到双方接受的突破口,比较容易‘一揽子’解决同类型纠纷,但难度也在于有时候我们很难找到多个当事人都能接受的金额标准,这样就容易产生分歧。”

考虑到这一难点,调解员立即启动诉前调解程序,通过电话、线下沟通等方式多次与双方当事人耐心沟通。最初,两名被告并不认可侵权,在调解员细心向被告讲解法律对于知识产权的相关规定后,两名被告逐渐意识到其侵权事实,愿意赔偿原告损失,但对于原告提出的赔偿金额存在异议。

这一切都在调解员的意料之中。于是,他拿出提前查询到的相关调解案例向各当事人释明法院认定相关赔偿金额的依据及标准,在充分尊重双方当事人意愿的前提下积极促使双方协商。最终,双方最具争议的赔偿数额在反复沟通中不断缩小差距并达成一致,双方积极签订调解协议并申请司法确认,三起纠纷就这样在短时间内圆满化解。

此次案件的成功调解,不仅降低了当事人维权成本,也提高了维权效率,充分发挥了诉前调解工作在化解知识产权纠纷中的重要作用。

长期以来,孝南区法院持续加强知识产权诉前调解工作,聚焦调解过程中的难点问题,不断提升调解知识产权纠纷的能力和水平,一方面加强对诉调对接工作的业务指导,多次召开座谈会,与调解员就过往案例中存在的矛盾重点、侵权判断和赔偿标准等达成共识,梳理调解过程中的难点、堵点,提升纠纷化解实效;另一方面,充分发挥诉前调解在化解知识产权领域矛盾纠纷中的重要作用,优化调解流程,缩短调解期限,避免无效调解迟滞诉讼进程,为权利人提供便捷、高效的维权服务,更好地优化营商环境,助力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