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16日,区人大常委会、区人民法院在新铺镇举行人大代表驻新铺法庭工作室、新铺法庭驻人大代表联络站工作室揭牌仪式。区人大常委会主任姚惠萍出席活动。区人大常委会副主任洪少清、宋园堂,区人民法院党组书记、院长李海英共同为工作室揭牌。





揭牌仪式后,姚惠萍主任一行参观了“两室”,并进行座谈。区人民法院党组成员陈智就人大代表“家站”与人民法庭联动开展诉源治理、多元调解及下步工作推进等方面进行情况介绍,参会人员围绕深入推进基层社会治理工作,促进人大代表“家站”与人民法庭联动互动进行深入探讨。

姚惠萍主任指出,建立人大代表“家站”与人民法庭联动工作机制是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法治思想的需要,是促进基层社会治理的需要。要按照制度化、标准化、规范化要求,坚决把责任落实到人,把任务落实岗,把措施落实到位,以高质量的“标尺”建好、用好、发挥好人大代表“家站”与人民法庭联动工作机制的职能作用,切实解决群众急难愁盼,把矛盾纠纷化解在基层。

姚惠萍主任强调,“家站”是人大代表联系群众的有效载体,亦是人民群众了解法院的窗口,要以建立人大代表“家站”与人民法庭联动工作机制为契机,进一步加强“站”“庭”互联互动,打通服务群众的“最后一公里”。
一是要加强联动,好事办好。认真落实全过程人民民主实践要求,人民法院要密切联系群众,主动接受人大监督,进一步强化为民意识,提高司法为民水平。人大代表要充分发挥熟悉社情民意优势,汇集民情、民意,想群众之所想,急群众之所急,及时发现问题、反馈问题,充分发挥“站”“庭”联动作用,合力化解矛盾,竭力为群众排忧解难。
二是要开拓创新,大胆探索。积极探索新形势下的人大代表“家站”与人民法庭联动工作在基层治理中的结合点,手牵手创平台,面对面沟通,为基层治理“最后一公里”赋予1+1>2的“站”“庭”力量,逐步形成推进基层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多元解纷新模式。
三是要加强宣传,形成共识。常态化开展“代表说理+法官释法”、联合普法宣传活动,扩大法治宣传教育的覆盖面和影响力,同时着力培养推广“金牌调解员”,抓好典型案例,打造调解品牌工作室,争取达到“审理一案,教育一片”的社会效果,进一步提高人民群众司法获得感,促进基层社会治理自治、法治、德治的相互融合,切实提升基层治理效能,共同缔造平安家园。
人大代表“家站”和基层人民法庭是区法院密切联系群众、自觉接受监督、提升司法为民水平的重要平台。下一阶段工作中,区法院将持续强化接受人大监督意识,在上级法院的监督指导下,发挥好“站”“庭”联动作用,“完善好“法官+代表”多元解纷模式,打造好“家站”“法庭”融合的代表联络工作品牌,着力将代表“家站”和人民法庭切实建成代表联系群众、司法服务基层的“民意窗”“连心桥”,为高质量开展代表工作、实质性化解基层矛盾纠纷、提升好基层社会治理水平奠定坚实基础。
区人大常委会办公室、法制委、代工委相关负责人,以及新华街、书院街、广场街、车站街、开发区、新铺镇人大工委相关负责人,区法院部分人民法庭负责人参加此次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