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孝南法院一揽子化解了6件涉农民工的讨薪案件,用实际行动做实定分止争,充分彰显司法温度和司法速度,切实维护了农民工群体的合法权益。

付某夫妻两人系包工头,长期在石家庄等地承接工程,因工程需要,邀请同村的彭某、蔡某等6人到工地做工,双方约定了用工时间、地点、薪资标准、结算方式等,6名工人按要求完工后,付某却以发包方没有给付工程款为由拒不支付劳务费。无奈下,工人们起诉到法院,经孝南法院审理,判决付某给付每名工人劳务费3万元到5万元不等。
判决生效后,付某却始终不愿履行还款义务,从前期以各种理由拖延搪塞,到后期直接玩起了失踪,一副“你们能奈我何”的姿态。辛辛苦苦在工地干了大半年,却拿不到血汗钱,6名工人心急如焚,遂向法院申请强制执行。执行局针对涉农民工案件开辟了绿色通道,快速立案,同时决定将6起案件合并执行。在进行详细查控后,发现付某名下有一套房屋,执行法官立即决定查封该房屋,通过此行为倒逼被执行人露面解决问题。

果然,在收到查封裁定后,付某主动向执行法官打来一通电话:“邓法官,我与被执行人是同乡,我不会不认这个账,我也一直在积极想办法,我想自行处置房屋,你们先把我的房子解封,等卖了房子后我再还钱。”执行法官一听,付某的话看似很有诚意,其实在耍小聪明,于是迂回跟付某解释道:“房子暂时不能解封,不过我们可以特例让你自行处置,但是卖房协议需在法院见证下签订,卖房款直接打入法院账户。”眼见自己的“小伎俩”被法官识破,付某悻悻挂断了电话。法官再打过去又变成了忙音。
眼见付某还不为所动,执行法官继续推动房产处置程序,交由第三方机构对案涉房屋进行评估。评估报告出来后,法院再一次向付某送达。这一次,付某终于坐不住了,主动向干警要求来到法院,与执行法官见面。
在执行事务中心,法官接待了付某。从前“无缘一见”的被执行人,现在终于主动来到了面前。在近一个小时的交谈里,执行法官从同乡的情谊说起,到农民工的辛苦不易,再到法院保护农民工群体的决心,法院执行力度的不断加强,以及拒不履行义务的后果,一套组合拳下来,付某的防线彻底瓦解,深刻地认识到了自己的错误,当场给自己的子女打电话,让他们立即想办法筹钱。
第二天,刚到办公室的邓法官就接到付某的电话:“我邓法官,您赶紧查看下账户,钱到账没有,我昨天盯着我儿子转的,204683.45元,一分钱都不少!”法官登录系统查看,果然,二十余万元如数在账户上,6名农民工的劳务费有着落了!
定分不易,止争尤难。孝南法院做实为大局服务、为人民司法,在审执活动中不生搬硬套法条,不机械走流程,不拘泥固定方式,充分考虑涉及案件的各种相关因素,因案施策,既做到个案定分,更做到类案化解,避免一案结,多案生,以最低成本、最高效率、最优方案化解当事人的矛盾,让纠纷画上扎扎实实的句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