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法院新闻 > 图片新闻

孝南区法院刑一庭荣获全国刑事审判工作先进集体称号

时间: 2013-10-29 10:25 点击量: 443

1.jpg

2.jpg

3.jpg

  10月15日,最高人民法院召开刑事审判工作会议,授予孝感市孝南区人民法院刑事审判第一庭“全国法院刑事审判工作先进集体”荣誉称号,这是孝南区法院近年来再次收获的一项国家级荣誉。孝南区人民法院刑一庭在案多人少情况下,每年审结刑事案件结案率达100%。该庭有“五个第一”的记录:审理了全市第一例酒驾入刑案、第一例组织、领导、参加黑社会性质组织案,第一例重大涉毒案,第一例副县级干部职务犯罪案,第一例强制医疗案,以“铁案”标准和实实在在的业绩获得了上级的肯定,赢得了辖区群众的赞誉。他们先后荣立集体二等功一次,三等功二次,四次被市区两级评为政法工作先进单位,两次被中级人民法院评为打击刑事犯罪先进单位,四次被市政府评为烟草市场整顿先进集体。

  内强素质,外树形象,打造一流审判队伍

  “用高标准要求自己,以严格管理约束队伍,凭过硬的审判质量取信于民”,这是刑一庭长期坚持的工作理念。他们始终把学习与管理作为根本常抓不懈,在提高司法能力、规范司法行为、促进司法公正与效率上下功夫。庭长陈继平在会上作出了“我向大家学习,大家向我看齐”的承诺,在他的带领下,全庭成为一个精诚团结,奋发进取的战斗集体,全庭干警个个心系审判,勇挑重担,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形成了强大的整体合力。

  该庭推行“两会”管理模式,即“工作总结会”,“案件研讨会”。每个星期用半天的时间对上周工作进行总结和讲评,系统学习业务知识和廉政规定。对疑难、复杂、典型案件进行研究讨论,学习新法律、法规,为造就娴熟法律,精通业务,知识渊博的审判队伍打下坚实基础。在抓好审判业务的同时,该庭还注重调研工作,汇集审判实践的成果,组织撰写多篇论文在省、市获奖。

  “公生明,廉生威”,该庭用严格的廉政制度规范办案人员的审判行为,始终坚持公平公正审判,维护人民法院和人民法官良好形象。该庭在审理21名被告人的案件时,多名被告人的亲属、朋友找到案件承办人要求给予关照,承办人讲明理由,坚决拒绝了他们的礼贿,最后将21名被告人作出了罪罚其当的判决。该庭在审理某被告人受贿一案时,由于被告人系乡镇领导,说情者甚多,但该庭顶住压力,对这起有影响的职务犯罪案作出了公正判决。该庭自建庭以来数十年无违纪违法现象发生,多次受到上级的表彰。

  狠抓审判,确保质量,切实维护当事人合法权益

  该庭狠抓审判工作,确保案件质量,稳、准、狠地打击犯罪,取得良好效果。

  打击严重刑事犯罪毫不手软。坚持严打方针,重点打击黑恶势力,盗窃、抢夺等暴力犯罪,维护了社会和谐。审理的某组织、领导黑社会性质组织罪一案,涉案被告27人,所涉罪名多达11项,指控事实多达55项。犯人异地关押,市区两级协调,审理专班反复会商,该庭面临着很大的困难和挑战,在近三个月的时间里“五加二”、“白加黑”成了常态,当最后一天的审理完毕后,一位老庭长怎么也站不起来了,长期伏案使他的腰椎间盘突出住进了医院。主审法官仅做阅卷笔录就达300多页,有关领导看到127面6万多字的判决书后,不无感叹地说:“不容易!真是不容易!”

  强化“铁案”意识办精品案件。该庭视案件质量为生命,注重办案细节,做到“三不”:即不放过任何一个关键细节,不漏掉任何一个关键环节,不忽视任何一个重要情节,确保“四个到位”:即卷宗材料看到位,相关人员问到位,重要情节查到位,罪名刑罚适用到位。在裁判文书质量上,强调说理清晰,列举证据准确,辩法析理透彻,确保每一份裁判文书都是法治教材,该庭的裁判文书多次被评为优秀裁判文书。

  加大创新力度强化量刑规范化工作。该庭做到定性分析与定量计算相结合,按量刑规范化文件的规定确定被告人的刑期,保证不同法官对同类案件的量刑平衡,充分体现同罪同罚、罪刑相适应的均衡量刑理念。2010年至2013年审结15种罪名量刑规范化案件占结案数的87 %。运用规范化量刑程序审结案件,发改率逐年下降,量刑结果公开透明,当事人服判息诉率提高。

  对于刑一庭法官而言,年均坐庭150次己属正常,周六、周日加班更是经常,审判人员年均阅卷量在500万字以上、书记员年均记录量在100万字以上……所有的一切,都是为了那枚佩戴于胸前熠熠闪亮的徽章。

  服务社会,司法为民,擎起和谐一片天

  该庭坚持刑事审判工作为大局服务,为社会稳定服务,为构建和谐孝南贡献自己的一份热与火。

  以案释法积极开展法制宣传。针对在刑事审判中发现的问题,在治安防范、安全管理、法治教育等方面,及时向有关部门和单位提出司法建议,堵塞漏洞,目前已向相关部门共提出司法建议12条。该庭尽量把法制宣传贯穿庭前、庭中、庭后,让当事人既学到一些知识,又服判息诉。对一些容易给社会带来不安定因素的案件,他们还主动向党委、人大、政府、政协和上级法院汇报,通报案件情况,邀请到庭参加旁听,并听取他们的评析意见。

  司法为民切实关心弱势群体利益。针对弱势群体,除依法律和司法政策给予必要的倾斜外,还通过各种手段给予司法救助和物资帮助,去年给弱势群体12次司法救助和1.5万元援助,有效缓解了社会矛盾。去年审理的一起交通肇事案中,驾驶员无证驾驶,导致二死四伤。被告人家属无力赔偿,原告情绪激动,多次上访。刑一庭法官数次到偏远山区的原告和被告家中,耐心细致地做调解工作。他们四次赴武汉找到被告挂靠的公司,让公司承担一定的费用,尽可能地满足了原告的合理要求。事后,原告送来锦旗,在道歉之余,感激之情溢于言表。

  突出做好刑事附带民事诉讼调解工作。该庭坚持每案必调,充分发挥主动性和积极性,劝导被告人及其亲属积极赔偿被害人经济损失,缓解对立情绪。杨某因纠纷被夏某和杨某某殴打致伤,在住院治疗期间,杨某每天需要较大的医疗费用,而夏某等又不愿支付。在审理该案的过程中,主办法官多次到案发地组织双方就赔偿问题进行协调,反复做被告人的工作,经过四次庭前调解,终于促使双方当事人达成调解协议,使原本对立的双方当事人握手言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