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到法院开庭,人们首先想到的是威严和肃穆,但近期,在孝南区法院少年审判庭的圆桌法庭里,被告人王某非法拘禁一案的庭审,表现出的不仅是威严肃穆,更多的还是洋溢着关爱与温暖。 此次庭审比较特殊,由于无法联系到被告人王某的家人,考虑到王某系未成年人,为维护其合法权益,法院特别指派孝感市中级人民法院的老干部李佐楯作为被告人王某的合适成年人参与诉讼,履行其法定代理人的义务和权力。为了合适成年人的选定,具有心理咨询师资格的少年庭法官何丽多次去看守所对王某进行心理辅导,在征得王某同意后,带领老干部李佐楯与其接触,了解被告人王某的家庭情况及他当时的犯罪心理。通过与王某交流,法官了解了王某的成长经历和生活环境。王某三岁时母亲与父亲离异后便杳无音讯。此后,他由父亲独自抚养,由于生活艰辛,父亲身患重病。懂事后,王某体谅父亲辛劳,挑起了生活的负担,同时也放弃了上学读书接受教育的机会,以致他法律意识淡薄,走上违法犯罪的道路。法官虽然同情王某的成长经历,但仍对他的犯罪行为做了严厉的批评,并教育他今后要以此为教训,学法、懂法、遵法、守法。
开庭中,庭审教育让被告人王某幡然悔悟,希望法庭能够给他一次改过自新的机。在得知王某并不具备缓刑帮教的条件的情况下,参与庭审的合适成年人仍然表示,希望法庭继续尝试与王某家人联系,努力为其争取判处缓刑的机会。点点滴滴均体现了法庭之上的关爱,不是亲人,胜似亲人。庭审结束后,根据王某的成长经历和生活环境,决定由两位具有心理咨询师的法官对王某进行心理辅导。与其进行沟通,清除他内心的“杂草”,引导他分辨善恶是非。没多久,王某就为自己的行为流下了悔恨的泪水。表示今后一定要好好重新做人,绝不辜负大家对他的关爱。